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党徽”点亮万家健康灯,名医翻山越岭“沉”基层——龙岩人民医院党员医生奏响基层健

体育正文 148 0

“党徽”点亮万家健康灯,名医翻山越岭“沉”基层——龙岩人民医院党员医生奏响基层健

“党徽”点亮万家健康灯,名医翻山越岭“沉”基层——龙岩人民医院党员医生奏响基层健

一面党旗,一袭(yīxí)白衣,一颗丹心。从线上微信群秒回健康咨询的指尖微光,到跋山涉水叩响特殊群体(qúntǐ)家门的坚定(jiāndìng)足印;从校园(xiàoyuán)里为孩子点亮“视”界的科普课堂,到乡镇卫生院手把手传授医术的火种传承……

龙岩人民医院党员医生们如一枚枚“行走的党徽”,正以“志愿红”辉映“天使(tiānshǐ)白”,将优质(yōuzhì)医疗资源化作汩汩暖流,浸润闽西大地的个个角落(jiǎoluò),在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路上,书写着“人民至上”的温暖(wēnnuǎn)答卷。

“创新‘视’界关爱(guānài)少年儿童”志愿服务队走进学校科普科学用眼知识(zhīshí)

专业之光:从“视”界守护到(dào)知识普及

2024年8月21日,漳州(zhāngzhōu)传来喜讯——龙岩人民医院“创新‘视’界关爱少年儿童”志愿服务项目,从全省近千个(qiāngè)项目中突围,摘得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(dàsài)铜奖。

这是龙岩首个聚焦(jùjiāo)儿童(értóng)眼健康的专业医疗志愿项目:五年间,党员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市中小学、幼儿园,开展讲座(jiǎngzuò)义诊近百场(bǎichǎng),为超2万人次儿童提供视力筛查,建立屈光档案2000余份,近视防控干预有效率达(dá)76%以上。学护眼的种子,借由“志愿红”的双手,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田。

而在龙岩市新罗区,“医姐姐”说健康(jiànkāng)志愿服务队正掀起另一股科普(kēpǔ)热潮。

2025年(nián)3月,一堂(yītáng)“笃约健康 续说美丽”妇女保健课程让新罗区西桥社区的居民们受益匪浅。妇科医生林静用生动的语言和事例,启发中年女性(nǚxìng)关注更年期身心变化,帮助女性朋友(nǚxìngpéngyǒu)们顺利度过重要的生理变化阶段。

这支由(yóu)龙岩人民医院党委联合龙岩市新罗区妇联组建的“医姐姐”说健康(jiànkāng)志愿服务队,广泛吸纳龙岩人民医院各专业医务人员(以女性(nǚxìng)医务人员为主),走进社区、学校,普及健康知识,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该服务队已为群众开展护眼、急救、营养等趣味科普30余场,惠及妇女儿童2000余人(yúrén),以通俗的语言(yǔyán)解析专业医疗知识。

妇科林静医(yī)生参加“医姐姐”说健康(jiànkāng)活动,走进社区普及妇科健康知识

机制之新:线上连(lián)万家,线下送温情

“2月龄宝宝难入睡怎么办?”“老人呼吸急促该挂什么科?”……凌晨时分,龙岩市新罗区紫金山(zǐjīnshān)社区(shèqū)健康服务群的消息依然闪烁。

2023年初疫情高峰时,这样的场景成为常态,而此时,龙岩人民医院的党员志愿者们在各个社区群里活跃了起来,陈海波医生即便自己“阳”了,仍一边咳嗽一边回复咨询,单日答疑超(chāo)50条;陈嘉炫医生在隔离病房忙碌间隙,仍抽空指导百余名(bǎiyúmíng)居民用药和(hé)环境消杀(xiāoshā)。

目前,全院(quányuàn)120余名党员医生“进驻”46个村居(cūnjū)微信群,累计解答健康疑问超2000次,织就一张“永不下线”的健康咨询网。

线上火热(huǒrè),线下服务同样温情流淌。

2024年(nián)重阳节,15名科室党员专家走进社区,为老人送上“家门口”的(de)诊疗;各党支部深入村镇,“见缝插针”开展义诊60余场;学雷锋日,志愿者们清扫街道、病房(bìngfáng)义演,让温暖随春风吹入角落(jiǎoluò)……自2022年8月启动“党建+健康服务”项目以来,红马甲(hóngmǎjiǎ)的身影从未停歇。

据介绍,“党建+健康服务”项目是龙岩人民医院党委(dǎngwěi)结合医疗行业特点,创新性推出的“线下+线上(xiànshàng)”健康服务,该项目推动医院20多个党支部主动与(yǔ)辖区内社区(shèqū)和农村结对(jiéduì)共建,既为社区和农村居民开展线下爱心义诊,又联合社区及村居委会建立健康服务微信群,为群众提供线上导医导诊、询医问药解答等服务。

“千名医师下基层”帮扶医生黄荣国在(zài)苏坂镇卫生院帮扶坐诊

晨光(chénguāng)解忧:指尖温暖叩开希望之门

清晨六点,天光微亮。神经内科医生邓玉琴的车已行驶在蜿蜒山路(shānlù)上,目的地是新罗区江山镇卫生院。诊室门口,一位满脸焦虑的老人正攥着衣角张望——长年的头晕失眠折磨得她夜不能寐,却因(yīn)家境困难从未进城就诊。“您别急,我们一起想办法(bànfǎ)。”邓玉琴轻握老人的手,问诊、查体、开药,最后还手把手教她颈部(jǐngbù)放松操。半个(bàngè)月后复诊时,那张愁苦的脸已绽放笑容:“邓医生,我能睡整觉(zhěngjué)了!”

翻山越岭:叩响(kòuxiǎng)特殊群体的家门

在龙岩的乡间小路上(shàng),党员医生的足迹比晨露更早浸润土地。泌尿外科王德明主治医师背(bèi)着药箱爬上陡坡,来到(láidào)75岁瘫痪老人陈大爷家中。因神经源性膀胱需定期更换尿管,过去(qù)家人背他去医院常导致尿道出血。王德明医生主动上门服务后,老人再未出现并发症。“王医生每次来,我爸眼里(yǎnlǐ)都有光。”陈大爷的女儿哽咽道。一年来,18名(míng)党员医生徒步入户55次,为23名失能老人、重病患者打通就医“最后一米(yīmǐ)”。

授人以渔:在乡野播撒医术(yīshù)火种

“这根银针进针深度很关键。”在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中医科党员林江燕将针灸细针轻轻旋转,身旁几位乡村医生凝神记录,她不仅带来针灸、督脉灸等特色疗法,还建立了病例讨论制度。而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(gāofā)的(de)苏坂镇(sūbǎnzhèn),心血管内科(nèikē)黄荣国主治医师发现卫生院对于逐年攀升的高血压、冠心病这两类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存在(cúnzài)短板(duǎnbǎn)。为此,他规范诊疗流程、增配急救药品,推动三级医院诊疗标准(biāozhǔn)下沉乡镇,决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治好、管理好常见病。

2024年(nián)至今(zhìjīn),龙岩人民医院医师(yīshī)下基层医疗队已开展下乡(xiàxiāng)帮扶403次,带教基层医务人员280余名。从规范查房到线上教学,从手术示教到急救演练,他们把会议室变成课堂,将诊室化为实训基地。

初心之红:党旗引领(yǐnlǐng)下的“红白”交响

当党徽映亮白衣,志愿微光便有了燎原之力(zhīlì)。“群众(qúnzhòng)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,就是我们行走的力量源泉。”黄荣国医生的话道出所有(suǒyǒu)党员医者的心声。

“将健康服务(fúwù)精准送达每个有需要的家庭——这是我们党员的使命。”医院(yīyuàn)党办负责人(fùzérén)道出(chū)初心。“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‘党建+健康服务’项目,让健康服务‘飞入寻常百姓家’,造福更多人民群众,促进社会更加文明和谐美好。”

从儿童视力档案到社区健康群,从妇女保健讲座到乡村义诊桌,龙岩人民医院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以“志愿红(hóng)”辉映“天使白”,让专业医疗资源跨越院墙,流淌到最需要(xūyào)的地方;当(dāng)三级医院专家变成“乡亲们的医生”,当手术刀化作授业解惑的教具,优质(yōuzhì)医疗资源如春水般淌进山乡角落。他们(tāmen)正以专业为笔、热忱为墨,在闽西大地上(dìshàng)书写“人民健康”的最暖答卷。

“党徽”点亮万家健康灯,名医翻山越岭“沉”基层——龙岩人民医院党员医生奏响基层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